花开应有时,青春更灿烂。青春期时人生的过渡期,它是一个人的生理生长发育、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逐渐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值六一来临之际,家有女孩,如何为她上好青春第一课成为不少家长的困惑,央视网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游川教授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林红博士开启了一堂“青春第一课”,从青春期女生的成长教育切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青春期过程中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从而更好的完成青春期女孩的成长教育,更加智慧的应对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青春花季。
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巨变”,为青春期女生带来风险青春期时一个‘巨变期‘,在这一段时期,女孩子要向成熟发展,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发生变化。“比如女孩8-9岁时乳房会开始发育,10-12岁就差不多开始出现月经了,这都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变化。”游川对女孩的青春期生理变化做出阐释。除了生理特点外,青春期的女孩还会出现一个心理上的过渡阶段:例如,很多女孩到青春期就开始对异性有了兴趣。林红认为,“这时,家长不应该对性讳莫如深,性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家长要很自然的面对孩子关于性的困惑,和孩子一起去讨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实上,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青春期女孩的性心理也发生着复杂的变化,这也无形中为她们带来了风险。比如一些性冲动带来的危害:以HPV感染为例,HPV感染也就是人乳头瘤状病毒的感染,它最主要的感染来源是以性行为为主的接触。
因此,在女孩青春期的成长教育中,“如何保护自己”应该是第一课。
第九版妇产科学数据显示,相较于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21岁的女性,初次性生活年龄在17~20岁的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会上升1.5倍、小于17岁的女性患癌风险则会提升至2倍。游川主任也对此介绍:一般HPV感染在宫颈部位是短期的,大概高危型会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消亡掉,但是如果持续感染就会导致宫颈癌,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要更注意宫颈癌防治,因为有大量数据显示,女孩性行为发生的年龄越早,宫颈癌的发生风险越大。
成长教育第一针,用疫苗筑起身体的防护网资料显示,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仍在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HPV持续感染及相关宫颈病变,是宫颈癌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存在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15~24岁,第二个高峰期是40岁以上。而中华预防医学会(CPMA)发布的《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建议:预防性HPV疫苗最好在首次性行为之前接种效果最佳,尽早接种尽早保护。因此,9-14岁小年龄段是接种HPV疫苗的最佳时机,在这个年龄阶段接种产生的免疫效果更佳。
对家有女孩的家庭来说,青春期第一剂的预防针应该是“HPV疫苗”。
既然确定了要接种,现在有HPV疫苗有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据了解,目前已经确定的HPV型别超过了200种,根据致癌性的不同,HPV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HPV16和HPV18是致癌性最高的两种型别,在中国,84.5%的宫颈鳞癌病例与HPV16、HPV18持续感染有关。接种二价HPV疫苗已经可以预防大多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已经达到了防癌的效用。
游川主任也表示:二价疫苗可以预防HPV16、18的两个亚型持续感染,也就是说,二价疫苗已经对预防宫颈癌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无论何种价数的疫苗,尽早接种才有“价值”。“如果孩子在有性行为之前打疫苗,二剂疫苗就能起到成年人三剂疫苗的一个效果,所以不要说人为孩子小就不打疫苗,其实小年龄孩子打HPV疫苗的效果更好。”
女孩的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最活跃而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刻,她们开始对异性和性产生懵懂的认知,这是她们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健康防护是必不可少的,让她们尽早打HPV疫苗,发挥疫苗最高的保护效益,这是每一位家长和孩子的青春期第一课。
关键词: